close
年齡增長是膝關節老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,面對緩慢進展的癥狀,不少老人可能忽視就醫,甚至腫痛難耐,活動受限。
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外科主任醫師李寶軍2022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談到,日常可以通過五個癥狀進行自查,在病程早期判斷出是否得了膝關節炎。
1. 疼痛
常在上下樓梯、蹲起、長時間步行、爬山後出現,癥狀可能逐步加重,發作次數也不斷增加;
2. 僵硬
在晨起、久坐時往往膝關節僵硬、發緊,需要活動幾分鐘才逐漸恢復正常;
3. 打軟
常在走路時感覺膝蓋發軟、乏力;
4. 緊張
即感到膝關節後方有抽筋感,伸直比較費力;
5. 紅腫
膝關節常在活動、著涼后出現發熱、腫脹等不適。
如果出現了以上一種或多種癥狀時,提示膝關節可能已有早期的骨性關節炎。 ①
一個動作每天十分鐘,
讓膝關節更"長壽"
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康復醫學中心葛傑2021年在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刊文談到,膝關節要「長壽」,得靠肌肉來保護! 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是練習重點。
靠牆靜蹲是簡便可行安全高效的鍛煉方式。
標準動作:雙腳分開與肩同寬,足跟距離牆面一腳的距離,身體貼牆面下蹲至屈膝約45°的半蹲姿勢,低頭看時膝蓋應正好和與腳尖重合,並且保持膝蓋和腳尖都朝向正前方。
練習強度和量很有講究,太輕鬆不會增長力量和肌肉,程度太大反而會損傷關節軟骨。 好實現又便於記憶的練習方式是:保持姿勢一分鐘,起立休息10秒後進行下一次,連續10次練習。 如果真的忙到連續10分鐘都抽不出來,全天累計練夠10個一分鐘也會有鍛煉效果。
全站熱搜